Graceful Degradation Background

Rockman

昨天解了一個其實困擾蠻久的問題,就是在蘋果開始支援 Retina Display(HiDPI)之後,網站上使用的圖片也跟著要提升解析度,一般網頁會使用的圖片基本上就是<img />標籤的圖片和用 CSS 設定的背景圖,對於<img />標籤來說,提供高解析度的圖片並不會有向下相容的問題,當然瀏覽器和作業系統不支援的,抓了比較大的圖下來是比較浪費,也為此有<picture>標籤、srcset屬性和 Client Hints 等標準來處理這個問題,不過我的需求只要圖片都能正常且正確的顯示。

<img />標籤只要有設定寬高,圖片顯示出來就會是預期的大小,但是background-image就不是了,在background-size出來前,背景圖多大,它在網頁上就會照那樣的尺寸下去畫,所以在不支援background-size的瀏覽器(IE6-8)上用 HiDPI 的背景圖就會很悲劇,雖然可以用 media query 來處理,不過解析度相關的 media query,如果要考慮到以前的瀏覽器,變化有點多,從早期的 device pixel ratio 到 dppx 到現在 resoulution 用的 dpi,還要加上 vendor prefix,自己寫起來有點痛苦,而且原始碼變醜很多,當然,如果有用 PostCSS 就可以用 autoprefixer 解決,不過其實我不太喜歡寫 Media Query,所以都是能少則少(針對 CSS 的 polyfill 也是不太喜歡用),並且有些舊的專案沒有 PostCSS,所以就一直有這個問題,以前的處理方法就是幾種:

  • 真的寫 Media Query
  • <img />標籤模擬背景圖,也很麻煩(也可以用 polyfill,不過個人不想用)
  • 大家一起用標準解析度的圖

這些方法對我來說都算是 workaround 的方式,一直想找個漂亮乾淨一點的解法,直到昨天終於想到了,首先整理一下我的需求:

  • 可以有兩張圖不同解析度的圖
  • 不要用 Media Query
  • 有機會支援 HiDPI 的環境就用 HiDPI 的圖
  • 舊瀏覽器顯示正確

其實這些需求可以簡化成:**不支援background-size的就乖乖看低解析度的圖片吧**,其中隱含著一個現實狀況是,不支援background-size的瀏覽器都只能在不支援 HiDPI 的環境下跑,實做上基本的構想是先寫好一個基本背景的定義,然後再加上一個只有新瀏覽器看的懂得定義,這構想有了很久,卻到昨天才想到怎麼寫,結果如下:

background: #123456 url('the-bg.png') center center;
background: #123456 url('the-bg@2x.png') center center/32px 32px;

用了background可以把全部背景相關屬性寫在一起,而且如果解析失敗就整條失效的特性,以前因為我都會background-size單獨寫(有另外的原因),這種寫法就落入我的盲區,所以過了這麼久才想到,不過這方法不是萬能,還有些限制和使用時機:

  • 有需要支援 IE6-8 才需要,IE9 以上就有支援background-size
  • 不考慮 HiDPI 時其實不需要background-size,例如固定大小區塊的背景、用背景的 icon、有重複排列的背景等
  • background-size: cover;依然需要靠 polyfill 之類的來處理

想出來之後,有開了 IE8 來測試,結果一如預期,這樣應該是 IE6-7 也會正確吧。


Telegram Instant View

Telegram Instant View,

Telegram 前幾天發佈了 4.0,有幾個比較大的功能,包括了 Video MessagePayment for Bots 還有就是 Instant View 準備要開放給所有網頁使用了,Instant View 目的和 Facebook 的 Instant Article 以及 Google 的 AMP 一樣,都是為了提升使用者體驗,讓使用者能夠快的看到文章的內容,不過之前沒有開放,所以一直不知道背後的運作原理是怎樣,直到這次 4.0 發佈才得以一窺其原理,和 Instant Article 與 AMP 不一樣,不再是提供另一個新的版本,而是透過一種新的 template 語言來協助 Telegram service 把自己的網頁內容轉譯成 Instant Article 的內容(Instant View page object),不完全算是程式語言,裡面比較像是一些定義,加上用 XPath 來做文件內容的選取,蠻意外會用 XPath 的,還好我對 XPath 有點經驗,就花了一點時間研究了一下,也把自己 blog 的 tempalte 基本版做出來了:

?exists:  //article/div[@id="comments"]

author:  "othree"
channel: "@othree"

body:     //article
title:    $body//h3[1]

cover: $body/section[@itemprop="articleBody"]/p[1]/a[@itemprop="image"]/img

published_date: $body/header/time[@itemprop="datePublished dateModified"]/@datetime

@remove: //article/header
@remove: //article/footer
@remove: //article/div[@id="comments"]
@remove: //noscript
@remove: //a[has-class("dsq-brlink")]

語法還算蠻好理解的,官方也提供了幾個有完整註解的範例,仔細一看似乎之前其實也只有 medium 是非官方有支援的網站,也因為這個實做方式,對不同的網站就要有不同的 template 來處理,所以官方辦了個競賽,搶先替清單上的網站做出可用的 template 就會有獎金,目前個人網站雖然已經可以在官方的 editor 做 template、驗證並發測試連結,不過還要等 domain 被加進白名單後才會真的啟用,目前這個關卡還沒開放就是。

其實我是比較喜歡這種實做方式的,不用為了增加支援一個新的網路服務就多做一個版本,不會影響原本的網頁原始碼,不會讓<head>越來越肥大,當然缺點就是網站改版,HTML 結構有變化的話就要跟著修改 template,不過我是認為這個實做方法對於網路生態是比較好一些的。


MovableType and CommonMark

Typora

我這邊用的 blog 系統是 MovableType 不是新聞了,然後也因為用 MovableType 我一直都只能用最初版的 markdown 引擎,沒錯,就是 Daring Fireball 作者 John Gruber 的那一版,這個版本其實已經可以滿足我大部分的需求了,不過當我想要用 Typora 寫文章的時候,就遇到問題了,Typora 在輸出成 Markdown 文件時,code block 只支援三個 ``` 包起來的 Fenced Code Block,而不支援 Indented Code Block,剛好初版的 Markdown 格式只有 Indented Code Block,兩者其實要比的話,我是比較喜歡 Indented Code Block 的,比較符合 Markdown 的 sense,不過用 Fenced Code Block 有個優點是可以指定程式碼的語言,也因此才能夠有 syntax highlight 的效果。

總之,因為這個原因,用 Typora 寫技術文章對我來說就很不方便,一直以來都有想解決這個問題,前兩天還去 Typora 發 issue 說希望他們可以支援 Indented Code Block,結果發完沒多久,躺在床上快要睡覺的時候突然想到,CommonMark 這麼多語言有實做,搞不好有 Perl 的啊,結果快速搜尋了一下,還真的有一個 perl-commonmark,橋接 Perl 和 cmark,也有發佈到 CPAN 上,當下心裡就盤算著,隔天起來要來把它接到 MovableType 去看看。

結果隔天實做起來是沒花我太多時間,雖然對 Perl 不熟,但是可以直接拿初版 Markdown.pl 來修改,原本的 Markdown.pl 這個檔案裡面實際上自己是一個 Markdown 的 Perl Package,同時也可以作為 MovableType 的 plugin script,我只需要把 plugin script 的部分留下,然後把最後做轉換的 function 換掉就好了,當然系統要裝好 cmark 和 Perl 的 CommonMark,cmark 應該很多環境都有了,我在 archlinux 上是直接用 pacman 裝:

pacman -S cmark

然後 CommonMark 是用 CPAN 裝,本來要用 cpanminus 的不知道為何用它會抓不到 package:

sudo CPAN CommonMark

我的 nginx 跑 CGI 時用的 perl 不是系統預設位置的,所以 CPAN 執行檔的路徑我是特別指定給他的,這樣 MovableType 執行的時候才找的到 CommonMark Module,實際上沒花多少功夫,我就把 MovableType 和 CommonMark 串起來了,當下心情真的是非常難以言喻,一來是這個問題其實存在已經許久了,二是我竟然把第一個支援 Markdown 的部落格系統接上 2017 年最新的 CommonMark 實做,雖然現在應該是也幫不到什麼人了。不過沒高興多久,就發現在 UTF-8 字元似乎有些狀況,有中文的文章會爛掉,或是 Dashboard 那頁的文字會變亂碼,後來為了這個問題又弄了好幾個小時,推測問題應該是因為 cmark 那邊回來的字串已經失去編碼的 metadata,所以在做 summary 切文字的時候,就會出現切錯地方的狀況,花了很多時間交叉比對和測試,最後的結果只是用 Perl 的 Encoding 把 cmark 傳回來的字串重新 encode 過而已,其實很簡單。除此之外,我其實還有試著想接看看 cmark-gfm,因為它還多支援了 Table,不過幾次測試都不太順利,就沒繼續嘗試下去了。

目前的成果放在 GitHub 上,取名叫 MT-CommonMark,附上簡單的安裝說明,暫時是沒打算發去 movabletype.org 那邊。

做好之後 MT-CommonMark 之後,我就開始在部落格上測試程式碼的 syntax highlight了,研究一陣子之後選擇的是 prismjs,選擇它的原因很多,不過有兩個是比較主要的:

  • 作者有 Lea Verou
  • 支援的 class name 格式剛好和 cmark 輸出的一樣

結果兩者也很順利的搭配起來,中間就沒有再遇到什麼問題了。



Vim Packages

Vim 8 有兩個我覺得比較大的新功能,一是開始有 Asynchronous I/O,二是開始有官方的 package 機制了,這篇主要想介紹這官方的 package 機制,眾所周知,以前 Vim 實在很難管理自己裝的 Vim script 和 plugin(後文以 plugin 為主),因為原始的設計是自己把檔案丟到 runtime 目錄下的對應位置,裝的東西一多,就會開始混亂起來,最常發生的就是越來越多垃圾,不知道還需不需要用,再來就是可能會有檔名重複的情形,所以升級某個 plugin 遇到有檔名重複時,直接覆蓋過去可能也會出錯,這個問題直到 Tim Pope 推出 pathogen.vim 後才被解決,pathogen 是藉由修改runtimepath變數(有點像是系統的PATH環境變數,可以有多個路徑)來讓不同的 Vim plugin 可以放在各自的子目錄內,從此一舉解決了 Vim plugin 的管理問題,當然現在很多人用的 Vundleneobundlevim-plug 等,基礎原理應該都是一樣的。

Vim 8 推出的 package 機制,雖然其基本原理也是增加 runtimepath,不過它其實定位和 pathogen 不一樣,設計上是再高一個階層,不過也因此和 pathogen 的路徑設計不相容,pathogen 之類的都是把 plugin 分目錄放到~/.vim/bundle這,例如:

~/.vim/bundle/html5.vim
~/.vim/bundle/yajs.vim

然後會去把這些路徑加到runtimepath內(有些 plugin 是全自動、有些要設定、有些可以加條件),寫成 glob 型式大概是~/.vim/bundle/*,不過新的 package 定義上是數個 plugin 的組合,所以一個 package 下是可能有多個 plugin 的,放 package 的路徑一樣在~/.vim下面,預設在~/.vim/pack,也可以修改packpath來換位置,不過東西不是直接放進去就好了,一開始會被加進去 runtimepath 的路徑實際上是~/.vim/pack/*/start/*,在這個 glob 表示式中,第一個*是 package 層,第二個*則是 package 裡面的 plugins,例如我可以建立一個自己在編輯 JavaScript 時用的 plugin 組合,就先叫 my-js 好了,我就把東西都丟到~/.vim/pack/my-js/start/*,大概像是:

~/.vim/pack/my-js/start/yajs.vim
~/.vim/pack/my-js/start/javascript-libraries-syntax.vim
~/.vim/pack/my-js/start/simple-javascript-indenter

至於中間的start則是表示啟動就會去讀進來的意思,類似於以前 pathogen 的流程,而除了start之外,還有一個路徑是opt,是 optional 的意思,放在opt下面的 package 不會在啟動時就讀進來,而是要下packadd指令,例如packadd foo就會去找~/.vim/pack/*/opt/foo/這些位置有沒有東西可以用,文件上提供的一個使用情境是根據 Vim 版本決定要讀入哪一個 optional plugin,可以用 Vim script 做一些判斷來決定要讀那些,或是使用者自己執行 packadd,不過我思考一下是覺得後者的情境似乎不太有用,所以這個設計主要的目標應該還是做一些自動化判斷並讀入 plugin 為主吧。

當然,package 也可以只包一個 plugin,理論上可以直接這樣發佈 Vim plugin,不過現在這樣發佈,就會不相容於目前使用量最大的 pathogen 架構,所以我也還沒看過有人這樣直接發佈的,像 vim-css3-syntax 就還是用舊的資料匣架構,但是在 README 內加上對應 Vim package 的安裝方式,這是我目前覺的對於 Vim package 普及化的最大阻力;另外還有一個缺點是,如果完全用 Vim package 機制來裝 plugin,那其實也沒有地方紀錄你安裝了那些東西,和最早的時候,或是單純只有 pathogen 時一樣,要裝新機器什麼的就有點麻煩。目前我是覺得 Vim package 還不會很快普及,它比較像是出來取代 pathogen 的功能,應該接著要等有基於 Vim package 的 package manager 出來才會開始有普及的機會吧。


更之前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