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工作上需要,想要一個簡單的可以檢查 JSON 資料結構的工具,研究了一陣子,發現到了 JSON Type Definition(簡稱 JSON Typedef 或是 JTD) 這個 RFC 標準,相較於發展已經很久的 JSON Schema,JSON Typedef 的語法簡潔不少:
{
"properties": {
"id": { "type": "string" },
"createdAt": { "type": "timestamp" },
"karma": { "type": "int32" },
"isAdmin": { "type": "boolean" }
}
}
光是看不到$
那種 meta 屬性的前綴就覺得簡潔不少,然後官網上也提供了幾個常見程式語言的實作,接著我在看 RFC 文件的時候,發現到文件的分類是 Independent Submission,這就讓我好奇了起來,於是就花了不少時間了解前因後果。
JSON Typedef 的作者是 Ulysse Carion,當時在 segment.com 工作,不過在講到他之前,要先來提另外一位在 AWS 工作的 Tim Bray,他常常要處理 AWS 服務間的事件,這些事件都是 JSON 資料,然後有很多種事件,整體而言是 discriminated union(tagged union),中文有翻譯為可辨識聯合或是標簽聯合,那這是什麼東西呢?簡單舉例,在 DOM 裡面的事件,滑鼠 click 事件會有點擊的座標,鍵盤 keydown 事件則會有按下的按鍵,這兩個事件都有一個type
屬性,簡單的 TypeScript 定義長這樣:
type ClickEvent {
type: 'click';
offsetX: number;
offsetY: number;
}
type KeydownEvent {
type: 'keydown';
keyCode: number;
}
然後Event
則是兩種的聯集:
type Event = ClickEvent | KeydownEvent;
這時,如果有支援的工具就可以透過判斷type
屬性的值來知道該物件應該是長什麼樣子,但是就是沒有,當然也不用說更進一步用 schema 驗證收到的事件資料,他也在 2018 年九月寫了一篇 JSON Scheming 講到這件事情,也說明了為什麼無法用 JSON Schema,除了不支援 discriminated union 這個主因之外,還有錯誤訊息不好和沒有 code generation 可用。
之後,Carion 在 2019 年四月,在 IETF 的 json mailing list 發了一封信,想要找人一起協作開發一個 JSON 的 schema 語言,他遇到的問題是他常常用 JSON-RPC,然後這些 RPC 協定的 request/response 本身也和 AWS 團隊要處理的那些 events 一樣是 discriminated union,然後一樣檯面上沒有好用的工具和語言可以用來作資料檢查,Carion 那封信件後面的回應有些人提了一些 prior arts,像是我從來沒聽過的 JSON Content Rules(網站已死),還有 JSON 的二進位版超集:CBOR 和用來描述 CBOR 資料的 CDDL,CDDL 也可以用在 JSON 資料結構上,也已經是 RFC 標準了,不過 CDDL 是一個完全不同的語言,要使用它要從 parser 開始導入,會困難並且慢很多,隨便找一個 CDDL 範例:
PersonalData = {
? displayName: tstr,
NameComponents,
? age: uint,
* tstr => any
}
然後五月的時候 Carion 提交了第一版的 Internet-Draft 到 IETF 了,當時使用的名稱叫 JSON Schema Language,不過因為會和 JSON Schema 混淆,所以後來就改名成 JSON Data Definition Format(簡稱:JDDF),然後等到正式發布時則又改名為現在的名稱:JSON Type Definition,至於為何會是 Independent Submission 呢?其實是因為 IETF 的 JSON-WG 早早就已經關閉了,只是 mailing-list 還一直開著,可以讓人討論,但是已經不能透過 JSON-WG 發佈新文件了,這時不是走獨立提交,那就是要另外找一個或開一個 WG,就會有一些行政流程要跑,其實現在很多的 JSON 相關的 RFC 文件,都是有各自的 WG 來處理,像是 JSONPath 就有開一個 jsonpath WG
最後正式版的 JSON Typedef 達成了 Carion 一開始的目標,支援 discriminated union(到這個時間點 JSON Schema 還沒法這樣簡單的支援)以及很容易就可以做出 code generation 的特性,Carion 還自己實作了數個語言的支援,例如 JavaScript 生態系就是可以生成 TypeScript type definition,例如以下的 schema:
{
"discriminator": "eventType",
"mapping": {
"USER_CREATED": {
"properties": {
"id": { "type": "string" }
}
},
"USER_PAYMENT_PLAN_CHANGED": {
"properties": {
"id": { "type": "string" },
"plan": { "enum": ["FREE", "PAID"]}
}
},
"USER_DELETED": {
"properties": {
"id": { "type": "string" },
"softDelete": { "type": "boolean" }
}
}
}
}
可以自動轉成:
// Code generated by jtd-codegen for TypeScript v0.2.1
export type Event = EventUserCreated | EventUserDeleted | EventUserPaymentPlanChanged;
export interface EventUserCreated {
eventType: "USER_CREATED";
id: string;
}
export interface EventUserDeleted {
eventType: "USER_DELETED";
id: string;
softDelete: boolean;
}
export enum EventUserPaymentPlanChangedPlan {
Free = "FREE",
Paid = "PAID",
}
export interface EventUserPaymentPlanChanged {
eventType: "USER_PAYMENT_PLAN_CHANGED";
id: string;
plan: EventUserPaymentPlanChangedPlan;
}
然後 TypeScript 也支援這樣定義的語法,我最近特別喜歡用switch
來處理這種東西,TypeScript 都會幫你判斷好變數的型別:
switch (event.eventType) {
case 'USER_CREATED':
// event type is EventUserCreated
break;
case 'USER_DELETED':
// event type is EventUserDeleted
break;
default:
// blah blah
}
當然 JTD 也可以用來驗證資料,除了 Carion 自己實作的之外,另外還有一套 ajv 支援 JSON Typedef,不過如果是表單驗證,我自己是沒那麼推薦,我目前表單通常會是用 react-hook-form 和 Zod,一個原因是 JTD 不太有擴充性,而且也沒有太多什麼奇妙的型別,都是很基本的型別,所以沒有 email、ip、url 那種 pattern 形式的驗證,至於我推薦表單檢查用 Zod 除了它比較容易擴充自訂的檢查之外,還有其他原因,其一是它也支援 discriminated union:
const myUnion = z.discriminatedUnion("status", [
z.object({ status: z.literal("success"), data: z.string() }),
z.object({ status: z.literal("failed"), error: z.instanceof(Error) }),
]);
另一個原因就是 ow 的作者 @sindresorhus 也推薦用 Zod 了XD。
回到 JSON Typedef,其實使用起來還是有一點隱憂的,主要的隱憂就是怕之後就沒人用了,一來使用族群不大,二來是 Carion 那些套件都很久沒更新了,他本人後來也跑去創業了,大概也沒時間來故這些東西了吧,所以要不要用 JTD 也只能自己承擔後果了吧,不過都做為正式 RFC 文件發佈了,我覺得應該是不會慘到哪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