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ome 最近有個新功能叫做 Scroll to Text Fragment,雖然在 Chrome Platform Status 網站那邊寫 M80 會可以用,不過我實際上測試正式版的 Chrome 80 還沒有,但是 Chrome Canary 已經是預設啟用了。這個功能讓你可以在網址內的 Fragment 段(#
後面那段),用新定義的語法來讓瀏覽器直接捲動到指定的文字位置,語法如下:
#:~:text=[prefix-,]textStart[,textEnd][,-suffix]
context |-------match-----| context
如果有在用 Chrome Canary 的可以直接試試看這個連結。這個語法其實還蠻靈活的,可以和以前 id identifier 並用:
#targetID:~:text=theText
這樣如果找不到文字,瀏覽器還可以改用 targetID 定位;如果網頁內有多個一樣的文字,可以用prefix-
和-suffix
給出前後文來讓瀏覽器找到正確的目標;再來就是如果要標註的文字很長,也可以用textStart,textEnd
來標註,這樣就不用在網址內放一大串文字了;然後也可以標註多段文字,用&
切開,和給參數的格式一樣:
#:~:text=firstText&text=secondText
正式的文件現在是放在 WICG 那邊,GitHub 那邊的 Proposal repo 則是有一段解釋為什麼選擇用:~:
當分割符號的段落,我覺得這種脈絡的紀錄是很重要的,這邊簡單說一下,一開始有考慮過##
這種比較容易想到形式,但是有些 URL parser 是由右到左的可能會有錯誤,再來他們列出一堆不太會有人去用的組合來當候選,然後去看 Google 那邊過去五年的紀錄,結果就是:~:
最沒人用,只有 0.0000039% 的比例,所以目前是選擇這個分割符號。
我是蠻喜歡這新功能(標準?)的,Mozilla 也覺得還可以考慮看看,不過目前這個功能似乎還沒在 stable channel 啟用,應該是因為隱私問題,Chrome 負責的團隊也有整理相關的資訊,大概簡單說就是有可能透過頁面的讀取時間或是scrollTop
的值來判斷你開啟的頁面內有沒有特定字串,然後就會有外洩的疑慮。另外還有一個讓人擔心的問題是這個功能可能會讓那些本來用 fragment 當成 route 的 SPA 壞掉,W3C TAG design review 那邊他們自己也有提到。
其實這個 scroll to text 的功能在之前還有一套提案,不過不是由瀏覽器開發商所提,而是 indieweb 提的,叫做 Fragmention,這組提案功能就比較陽春而且不成熟了:
#some%20text
重點在裡面那個%20
,也就是空白字元,Freagmention 的提案是你的目標文字要有空白,因為 HTML 的 id 不能包含空白字元,所以如果有空白字元就表示不是要找 id,這個提案由我來看就是很明顯沒搞過 i18n 的啊~